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世界冰壶锦标赛首日比赛中,中国冰壶队以8比5的比分力克传统强队瑞典,取得开门红,这场胜利不仅为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的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础,更让全球冰壶爱好者看到了中国新生代选手的潜力与实力。
本场比赛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的马克·马洪尼斯冰壶馆举行,中国队派出了以“95后”为主力的全新阵容,四垒手由23岁的小将王瑞轩担任,而瑞典队则由经验丰富的奥运银牌得主尼克拉斯·埃丁领衔。
首局比赛,瑞典队凭借先手优势率先拿下1分,但中国队并未慌乱,第二局中,王瑞轩在最后一投精准击打,成功扳平比分,随后的第三局和第四局,双方陷入拉锯战,比分交替上升至3比3平。
转折点出现在第六局,中国队利用瑞典队的一次微小失误,由三垒手李梦瑶完成一记高难度双飞击打,一举清空对手的两只得分壶,王瑞轩抓住机会1xbet,最后一投稳稳旋进圆心,帮助中国队单局拿下3分,将比分改写为6比3,尽管瑞典队在第七局和第八局奋力追赶,但中国队的防守滴水不漏,最终以8比5锁定胜局。
赛后采访中,中国队主教练张伟难掩喜悦:“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,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远超预期,尤其是王瑞轩,他的冷静和执行力完全不像一名首次参加世锦赛的选手。”
中国冰壶近年来的青训成果已逐渐显现,王瑞轩、李梦瑶等选手均来自国内首个“冰壶青训基地”——哈尔滨冬季运动训练中心,该基地通过引进国际先进训练体系,结合本土化培养,已为国家队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。
技术分析师指出,本场比赛中,中国队的成功率高达87%,远超瑞典队的79%,王瑞轩的击打成功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2%,展现了世界级水准,瑞典队主教练弗雷德里克松坦言:“中国队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,他们的年轻选手已经具备挑战任何强队的实力。”
冰壶在中国曾长期被视为“冷门项目”,但近年来随着冬奥会的带动和全民健身政策的推广,这项运动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,据统计,全国冰壶场馆数量已从2018年的12家增至2025年的58家,注册运动员人数突破2000人。
中国冰壶协会秘书长刘岩表示:“我们正致力于打造‘金字塔’式的人才梯队,除了职业赛事,青少年冰壶联赛和业余俱乐部联赛也在快速发展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本届世锦赛中国队的队服上首次印有赞助商标志,标志着冰壶商业化的破冰。
长期以来,加拿大、瑞典、瑞士等国家垄断着冰壶项目的顶级荣誉,但近年来,中国、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格局,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,中国女队历史性摘铜,男队也闯入八强,此次世锦赛首胜瑞典,进一步证明了亚洲力量的上升趋势。
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·凯斯尼斯评价道:“中国冰壶的快速发展为这项运动注入了新活力,未来十年,我们或许将见证更多非传统强队站上领奖台。”
尽管首战告捷,中国队仍需面对后续的强敌,本届世锦赛上,卫冕冠军加拿大、上届亚军挪威等队伍均虎视眈眈,主教练张伟强调:“每一场比赛都是新的挑战,我们需要保持专注,尤其是减少在拉锯战中的微小失误。”
对于中国冰壶而言,2026年米兰冬奥会将是下一个重要目标,随着年轻选手的成熟和赛事经验的积累,中国队有望在冬奥舞台上实现更大突破,正如王瑞轩在赛后所说:“胜利只是开始,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冰壶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。”
这场对阵瑞典的胜利,不仅是中国冰壶队技术实力的体现,更是多年深耕青训的成果缩影,从“冷门项目”到“潜力新星”,中国冰壶正以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,随着更多年轻选手的涌现和赛事体系的完善,这项兼具智慧与力量的运动,或将在中国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