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切普科奇以2小时18分22秒的成绩摘得桂冠,同样创造了新的女子组赛会最佳成绩。
赛事规模空前,彰显国际影响力
本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是自1981年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继2019年后首次全面恢复国际参赛规模,赛事组委会透露,今年报名人数突破16万,最终通过抽签确定了3万名正式选手,其中包括来自非洲、欧洲、亚洲等地的顶尖职业运动员,以及众多业余跑者,比赛分为全程马拉松(42.195公里)、半程马拉松和健康跑三个组别,路线延续了经典的天安门至奥林匹克公园的“中轴线”赛道,沿途经过故宫、鸟巢等标志性建筑,展现了北京的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风貌。
激烈角逐:非洲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实力,与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坎迪形成第一集团,进入30公里后,阿贝拉突然加速甩开对手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提高了1分12秒,赛后采访中,阿贝拉表示:“北京的气候和赛道条件非常理想,观众的热情也给了我额外动力。1xbet”
女子组竞争同样精彩,杰普科斯盖·切普科奇在最后5公里发力,反超埃塞俄比亚选手耶沙内·贝克勒,以2小时18分22秒夺冠,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赛会纪录1xbet官方网站,也让她成为北京马拉松历史上首位跑进2小时19分的女子选手。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业余跑者展现风采
尽管非洲选手垄断了职业组冠军1xbet,但中国选手仍有多人跑进男子前20名,李子成以2小时11分45秒获得国内男子第一,张德顺则以2小时28分09秒位列国内女子榜首,本届赛事特别增设的“大众跑者之星”奖项吸引了众多业余爱好者参与,65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12分完成全程马拉松,他告诉记者:“跑步让我找回年轻时的活力,明年还会再来挑战。”
科技与环保成赛事亮点
为提升选手体验,组委会今年引入多项创新举措,赛道沿途设置了8个智能补给站,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为选手提供个性化补给提醒,赛事全面推行“零废弃”计划,所有补给站使用可降解材料,并安排志愿者分类回收废弃物,据统计,本届马拉松的碳排放量较往年减少了30%。
安全保障与医疗保障全面升级
为确保赛事安全,北京市公安、交通、卫生等部门联合出动逾5000名工作人员,沿途部署了20个医疗点和50辆救护车,值得一提的是,组委会首次启用无人机急救系统,可在3分钟内将AED设备投送至任意赛道位置,赛事期间共处理扭伤、脱水等轻微伤情200余例,无严重事故发生。
赛后反响:跑者盛赞赛事组织
来自德国的业余选手马丁·舒尔茨表示:“这是我参加过最棒的城市马拉松之一,志愿者的微笑和市民的加油声令人难忘。”赛事总监李伟在闭幕式上宣布,2025年北京马拉松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,并计划申请国际田联白金标赛事认证。
随着颁奖仪式的结束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,更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和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,无数跑者用脚步丈量北京的故事,将继续激励更多人加入奔跑的行列。